当前位置:首页信易+详情
信用+审批+服务,“四证齐发”激发项目建设“加速度”
来源: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7日

将“信用”作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的重要抓手,对守信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形成了“信用+审批+服务”的新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实现了蓬江区首次工业项目动工即“四证齐发”。

一、项目背景

今年以来,江门市蓬江区全面吹响“低效用地再开发”号角,进一步加大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力度,让新项目、新产业“有枝可依”,充分激发全域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江门(杜阮)万洋科技城,是蓬江区全力推动低效厂房改造升级首批启动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约2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6.5亿元、创税超5000万元、带动就业人口5000人。

为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破解企业拿地后办理相关开工手续时间长、制约企业投产以及批后监管工作中的难题,江门市蓬江区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低效用地”改革,探索形成以“信用+审批+服务”为载体的行政审批、监管路径,对项目服务提前介入,实现“四证联发““拿地即开工”,有效提升了投资项目审批效率,促进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政策体系,指引“拿地即开工”。蓬江区出台《江门市蓬江区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操作办法》,为实现“摘牌即得证,拿地即开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该操作办法详细规定了从土地出让到开工建设的各项步骤,并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为产业项目企业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指引。这不仅提高了产业项目企业“拿地即开工”的积极性,还使有意向的企业能够迅速办理相关规划和建设的预审查手续,从而加速工程建设项目从土地摘牌到正式投产的整个过程。

(二)强化全程服务,“信用+审批”提高审批效率。蓬江区高度重视重点项目的前期服务,采用超前介入的方式,提前指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协助整理相关文件,并帮助解决潜在问题,将服务模式由“分段服务”转变为“全过程服务”。蓬江区自然资源局联合市不动产中心、区住建等部门,对守信企业实行“承诺制”容缺办理,从立项到施工许可进行预先的模拟审批,在项目土地权属明确后,再补充完善所需材料。审批流程也从传统的“接力跑”转变为“并排跑”,从项目改造初期开始,直到最终发证开工,各个环节均得到提前介入。通过“批前辅导”“并联推进”和 “容缺办理”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在取得土地后即可完成传统审批流程中需耗时3个月以上的手续,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四证齐发”。

(三)加强信用监管,保证履约践诺。按照“谁主管、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了涵盖事前服务、事中承诺、事后监督的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并明确了各责任主体的任务。实施信用承诺制,以信用承诺减材料、缩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同时,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协同监管机制,确保项目在建设、竣工验收及达产履约等阶段均符合规定要求,严格把控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在日常行业监管中,积极探索信用监管新模式,不断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以守信激励为主、失信惩戒为辅,创新差异化监管措施,提升监管效能。

三、工作成效

蓬江区通过“信用+审批+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不仅加速了项目的落地与开工,还促进低效用地改革,提升了整体的投资环境质量,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先后为盈和智能家电配件产业园项目、宝冠胶粘材料扩建项目、广东建雅科技高端定制机车智造基地、群星智能制造产业园、蓬江区农产品加工流通及预制菜产业园配套项目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提供了提速增效的服务。特别是位于蓬江区杜阮镇的广东建雅科技高端定制机车智造基地项目,在成功摘牌后,项目在签订投资协议书和土地出让合同后,仅两小时内便获得了工程规划许可证。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当天摘牌、当天交地、当天发证、当天动工”,创造了蓬江区多项首次记录;江门(杜阮)万洋科技城项目通过“三旧改造”,实现了“拿地即动工”,并成为蓬江区首个实现工业项目动工即“四证齐发”的案例。